2019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32.5GWh、11.1GWh、3.2GWh,同比增长分别为38.89%、-5.93%、0%。
国轩高科 电池网资料图片
4月21日,有媒体报道称,大众集团将通过定向增发不超过30%的股份及协议转让部分股权的方式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并将在未来三年内进一步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当日,国轩高科尾盘迅速拉升涨停,报收24.83元/股。
4月21日晚,深交所火速向国轩高科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核查上述报道是否属实。
对此,国轩高科证券事务部相关负责人向中证君表示,不太清楚此事,目前还在积极了解中,以公告内容为准。
或将收购国轩高科30%股份
报道显示,大众汽车收购国轩高科股权一事已经获得了董事会的批准,将收购国轩高科30%的股份,价值为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4亿元)。
深交所在关注函中指出,要求公司说明上述报道内容是否属实。如否,请予以澄清说明。说明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泄露的情况。
事实上,大众和国轩高科的收购传闻并不是第一次传出。
今年1月20日,国轩高科即发布过澄清公告,称公司正在和大众汽车就未来可能开展的技术、产品、资本等方面的战略合作进行探讨。
深交所要求公司补充该披露战略合作的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合作方式、内容、价格等,说明是否已就相关合作事项签署或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有约束力的协议、承诺或其他安排。并说明公司是否正在筹划定向增发或其他再融资事项。
动力电池产业竞争激烈
如果消息属实,国轩高科将可能成为大众在国内最主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国内动力电池格局恐将发生深刻变化。
按照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行业格局“座次表”来看,国轩高科装机量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排名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根据SNE Reasearch数据,2019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32.5GWh、11.1GWh、3.2GWh,同比增长分别为38.89%、-5.93%、0%。
可以看出,国轩高科虽然处于行业前三的位置,但其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装车量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
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由于特斯拉到来和外资参与,正在迎来第二阶段的竞争。有分析人士指出,多家技术不达标、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三四线电池企业将受到激烈冲击,而一二线电池企业也或被挤压一部分市场空间。
因此,几乎所有的一二线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大幅扩产以寻求规模与竞争优势。
国轩高科亦不例外。根据国轩高科此前公告及公开信息,国轩高科目前在青岛、合肥、唐山、南京等地合计拥有产能10GWh,通过扩产公司计划南京工厂与柳州工厂产能分别达到15GWh、10GWh,预计2020年公司产能可达到30GWh。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公司尚未披露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但公司的应收账款正在逐年增加。根据2018年年报,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达50亿元,账面价值期末较期初增长40.8%。而2019年三季报显示,仅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就已达70.96亿元。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分析称,公司在现金流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过融资、定增或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对公司而言十分利好。
一直以来,国轩高科都在坚持磷酸铁锂路线,致力于不断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走强,国轩高科有望成为受益者。根据国金证券的报告,随着补贴退坡,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凸显。作为国内少数率先将乘用车磷酸铁锂PACK能量密度提升至140Wh/kg的企业之一,高能量密度意味高补贴,磷酸铁锂在乘用车的回暖,国轩高科也有望迎来发展拐点。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完备
根据大众汽车的规划,未来几年,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产品领域的投资将超过燃油汽车。在2025年前,推出30款在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实现在华新能源汽车本土销量达到150万辆的目标。
而为了匹配大众2025年电动车的销量计划,相应动力电池需求会达到75GWh。可以说,电池对大众的电动化战略至关重要。目前,大众的主要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等。
于清教向中证君分析称,大众在中国的电动化策略已经落后于特斯拉。因此,大众在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将非常慎重。目前,宁德时代已经有了自己明确的定位和领先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基本上自产自足,正在通过分拆电池业务占领更多市场。而国轩高科虽然与大众的市场地位并不对等,但与同等规模的动力电池企业相比,国轩高科的合作决策难度相对较低。
在与国轩传出合作消息前,大众已在投资电池厂商上有所布局。2019年6月13日,大众汽车发布消息称,将投资9亿欧元(约合70亿人民币),与瑞典锂电池公司Northvolt联合开展动力电池研发,大众汽车集团初期将收购该公司约20%的股份。
于清教称,大众汽车在德国本土没有电池工厂,主要因为材料的缺乏。“锂电池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六大主材在中国都可以实现国产化,中国的产业链非常完善。相比而言,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都不具备条件,而松下、LG等日韩电池厂争相在华设厂,也是看重了完整的产业链。”
东吴证券表示,全球电动车元年来临,以三星SDI为代表的全球电池巨头产能产量将迅速扩大,率先通过认证进入外供应链的中游龙头将充分受益全球电动化进程。动力电池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强,产业集群特征明显。从产业链议价能力看,对上游和下游而言,动力电池均处于相对较为强势地位,盈利能力较强。下游新能源汽车处于成长期,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将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需求增长。